博客來簡介:點此
2010年法蘭西學術院小說獎,作者是法國人,講的是日本人的故事,劇情簡潔到博客來上的簡介讀完了,故事大抵也完結了(在此不贅述,詳網址)。事實上這篇作品充其量只是短篇小說,或許兩萬字也不到(?)。出版社是以「孤寂與疏離」作為行銷主題,我覺得離「孤寂」太遠,著重的是現代人對隱私權的極度介意、難以踰越之描述。
第20頁主角志村先生自白:
「某種程度而言,我的冰箱相當於我的未來,不斷重新循環:在裡面等著我的各種分子,以茄子或芒果汁或我不知道還有什麼的形式,提供我接下來幾天所需要的能量。(中略)想到有隻陌生的手,不時拿走幾樣東西,指染即將成為的未來之我,我陷入深深的煩惱倉皇。其實還更糟:我因而反感作嘔。那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強姦行為。」
讀完此段後,不知怎地腦海中不斷縈繞「強姦行為」四字,除了感到比喻甚妙外,似乎還有什麼隱隱約約困擾著我。再繼續往下閱讀,作者用了個前所未見的比擬,他以日本歷經兩個半世紀的鎖國,只有長崎是唯一通商口岸(事實上,要不是這位法國作者解釋,我才知道當時的歐洲人禁止踏上日本國土長崎,只能在長崎外一個名為出島的人工島居住、貿易。)作為對照組:
志村先生的家 V.S 躲在志村先生家的壁櫥裡的失業婦
-->
志村先生渾然未覺失業婦的存在,而失業婦其實無時無刻窺視著志村先生。
住在大日本帝國的日本人 V.S 被限制在出島(長崎)的歐洲人
-->
日本人渾然未覺歐洲人的經軍實力,而歐洲人其實無時無刻覬覦日本豐富資產。
不論是對志村先生還是日本人而言,失業婦或是歐洲人都是一種強迫性的存在。
我極訝異作者另闢蹊徑,找到如此微妙的關連點;但這精妙處卻無法帶我抽離「強姦行為」這番自白。幸而,我讀到了楊美紅寫的後記,突然之間幡然領悟問題出在哪裡了。是的,作者明明可以使用被干擾、被侵犯、被偷取等等辭彙,他卻選了「強姦」,一個夠猥瑣也夠震撼又委曲的字眼(還是出自一個男人志村先生之口),將心比心下,男人會對這字眼感到抗拒、女人更是不舒服到了極點。對我來說,更能感同身受志村先生所遭遇的:如何執著於個人空間(即未經同意下,踏入獨有且隱私的領域),若是旁人踰越了,那真的只有「強姦行為」得以形容了。
大部份的評論家認為,志村先生與失業婦所展現的是一種疏離與孤寂。我承認「強姦行為」用得很好,卻不認為這全然展現了日本人的疏離感。
即使作者為了寫書特地到京都住了一段時間,體驗生活。就我認定,《長崎》只是一本具有「東洋體」的「法式骨」小說,事實上書中充滿了法國人「想像」日本人思考模式的描述、還有歐洲人才熟悉的希臘羅馬神祗典故。怎麼說呢?
舉例一:
較熟悉日本文學的(此處指日本人寫的日本文學),可以了解日本人其實很難跟別人成為知心朋友,他心裡或許不贊成你,但仍會點頭說好。許多日本文學會詳盡描述一個日本人心境變化:點頭微笑-->(涓涓細流似地情緒蔓延)--> 心裡不贊成。
然則,從這位法國作家所寫內容,顯出他一定是聽過別人評論日本人是「有禮無體」(意思是:非常客氣、有禮,但實際上僅著重表面功夫,而不見得是出自內心有禮),於是他揣摩志村先生遇見事情時會這麼反應:點頭微笑-->(狂風暴雨似地內心不屑冷哼)-->心裡不贊成。
但其實,作家揣摩錯了。
簡言之,作家忽略志村先生是個56歲的中年男子,當他預設這中年男子屬於動不動腦中就冒出貿易港長崎之於全日本關係、屬於留意到二次大戰原子彈投到長崎等歷史事件時,作家就該發現,56歲年紀的志村先生,不可能也絕對不會有這樣矛盾的談話思考舉止。
舉例二:
書中多次講到風暴女神(一個希臘還是羅馬的人頭鳥身女神),這無心的描述方式不小心透露出作家疏忽現在寫的是日本人、一個日本的故事,應該以日本人的想法方式書寫。
曾討論,倘若拿這部作品去投稿日本的文學大獎,會得獎嗎?結論卻是笑了笑為答。因為日本太多、太多描寫「疏離與孤寂」淋漓盡致的文章了,而那種特殊的韻調非日本人掌握不到八九分。就連漫畫,亦然(如:新海誠作品)。
但也不能說這部作品不好,因他實際寫出了可能連日本人本身也難以發現的貼切對比:志村先生之於失業婦,家之於壁櫥;鎖國日本之於貿易長崎;閉塞自我的東洋之於風起雲湧的歐洲大陸。
以及,「我再也無法有在自己家的感覺」。 by 志村先生。
..
0 意見 to " 讀感:長崎(Nagasaki) "
南瓜派門規
歷年出版作品:
《大荒遺冊・卷一》三秀
《大荒遺冊・卷一》三秀
I am NUKE: The Prometheus Tomb(US Amazon)
《止戈外傳・問天》
《相逢有時》
《止戈》
《天火》(豆瓣閱讀電子書)
《無鬼咖啡館》
《墮天使》
《水印月》(思維三部曲之三)
《蝶戀花》(思維三部曲之二)
《樹纏藤》(思維三部曲之一)
《Yang》(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優良讀物推薦)
創作中:
《大荒遺冊・卷三》越人歌
《伊底帕斯的詛咒》
《止戈外傳・問天》
《相逢有時》
《止戈》
《天火》(豆瓣閱讀電子書)
《無鬼咖啡館》
《墮天使》
《水印月》(思維三部曲之三)
《蝶戀花》(思維三部曲之二)
《樹纏藤》(思維三部曲之一)
《Yang》(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優良讀物推薦)
創作中:
《大荒遺冊・卷三》越人歌
《伊底帕斯的詛咒》
FB: fb.me/croatiayangfans
Email: croatiayang@gmail.com
Blog: croatiayang.blogspot.com
書籍上市中(詳情點圖)
說書人YANG @FB

Post a Comment
留言方式(Comment as):
1.可選擇帳號登入留言(如:Google, WordPress, OpenID)
2.或選擇Name/URL,填上名字(必填)、來自何方(網址,非必填)。
3.不得已的選擇:Anonymous(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