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on face in Vantican (2007.06)



Photo by Yang: Italian T-shirt

今天的旅程,全由一件T-shirt源起。經過競技場、萬神殿、許願池、美味便宜晚餐洗禮後,自覺準備充足,可前往梵諦岡(Vantican)一探究竟。城中之城,國中之國,位於羅馬市內,卻自築城牆的地域。擁有最少的國民,同時也是最龐大教徒的支持。


數不清的畫作、雕像,所羅門王若是在世,應該也會讚嘆望眼所及的驚人收藏,更不用說許多藏品充其輩子,連見一眼也難。懷著對藝術品朝聖心態,一早與徒弟整裝妥當,預備出發。

正要踏出房門,徒弟疑惑阻止:「妳穿這樣?」

「怎樣?很正常哪!」東瞧西瞧,沒發覺不對勁。

「進去梵諦岡,不能穿這樣!書上寫衣服要有袖子、裙子短褲至少要到膝蓋、也不能穿拖鞋。」

「不一定吧!」信誓旦旦拿出我的旅遊書抗議:「妳看!這本就沒寫。」

「但是梵諦岡是教廷,一定是這樣。妳穿無袖的怎麼進去?」徒弟開始勸說。

「我的衣服都是無袖的。」沒好氣回答。心想著,高達30多度的高溫,當然都是無袖啦!

「妳這樣會被攔下來啦!」徒弟還是不死心。

而我一概以我的旅遊書沒標明,代表管制必然不嚴格打發。

就這麼吵吵鬧鬧到達梵諦岡後,正當我們訝異宛如電影場景再現的古老與現代交雜處,悄然無聲,就這麼踏進梵諦岡領土了。徒弟極不死心問著:「我們真的進了梵諦岡嗎?怎麼隔著城門就進來?」而我自然得意萬分:「看吧!哪來的安檢?」邊指著廣場眾人佐以理論:拜託!穿著比我少的大有人在,誰被擋下來不能進來了?沒有嘛!對不對?

我的對不對、洋洋得意理論持續到第一道安檢,入聖彼得大教堂參觀必經之道為止。第一道安檢,檢查隨身行李,警衛專注於一個個背包行袋,揮揮手就讓我們過關。此時,我簡直得意到彷彿長高十公分般傲視。結果,天堂跌入地獄的現世報,馬上應驗!

第二道安檢口,適才穿著清涼的諸位女士們,不知怎地從神奇小背包變出折疊輕薄外套、襯衫、圍巾。我看得目瞪口呆,每位女士優雅地表演現場換裝,頓時無袖成了短袖,短袖成了長袖。

「好吧!穿著迷你裙的,我看要怎麼辦!」心情鬱悶想著。卻見這些女孩,竟將圍巾當作沙龍使用,剎那從開放歐洲風情,轉為覆紗中東情調。

怎麼辦?怎麼會有這種事發生?但是,還是發生了。到我時,只得硬著頭皮、低著頭,期盼魚目混珠。才剛預備往前衝,一堵高牆突然擋在身前,沈聲:NO!

尷尬抬頭,彪形大漢兩名,戴著帥氣墨鏡,直搖頭。我露出可憐兮兮眼神,還盼刀下留人。嗯?似乎有效!門神之一揚起微笑,對我點頭。快樂,不及三秒鐘。此門神吐出:JELLY!接著笑得更歡暢了。

JELLY, JELLY!哪來的JELLY啊?轉念間,我已經想到穿的上衣,正是寫著JELLY圖樣!門神不是好心放行,只是在開玩笑。於是,我的首度叩關:失敗!

匆匆到梵諦岡外買了件紀念T=shirt,有點好氣又好笑。我在義大利買給自己的第一件紀念品,竟然是T-shirt一件。為了不被門神再度恥笑,這回我選的T-shirt,可是兩截袖子。兩截喔!兩截喔!上圖可以很清楚見到「兩截」袖子。哼!看看這樣還會不會將我趕出來?


Photo by Yang: Pieta by Michelangelo

一入聖彼得大教堂,方才鬱結的理虧,全拋在腦後。右側便是著名的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雕塑的聖母抱耶穌哀慟像(Pieta)。此雕像由於遭受破壞,如今無法近距離欣賞,只能隔著玻璃遙望。即使有一段距離,真實臨場感,不是震撼之類詞彙可以形容。是哀傷。滿滿親子死亡,母親連心也撕碎,卻無法言語,濃到化不開的清淡。已經超越宗教範疇,回歸基本人性。在教堂內見著的其餘雕像,同樣是名家巨作,卻沒一個帶來相同感染力。或者是因為,大半雕像流露出十足神性光輝,而缺乏了與平凡人貼近的情緒。

呈現與Pieta表現手法不同,米開朗基羅耗費十餘年,當屬Sistine Chapel巨作:The Last Judgement、Creation of Adam。請參閱Vantican Museums Online不管是末日審判壁畫,還是屋頂繪畫部分,文藝復興時期的技巧風格,一覽無遺。

"God created man in his own image, in the image of God he created him" (Genesis 1: 27).
上帝以自己的形象創造人類,並用這形象創造了他,世界上第一個男人,亞當。這幅中譯創世紀的屋頂繪圖,比我想像中小上許多。亞當的手指,上帝的手指,當接觸的一剎那,彷彿世間知識就在其中交流傳遞,薪火相傳。無窮的智慧,緩緩注入還是空白的人類。

聖經這句意言,看過不下百遍。當具體呈現在面前時,簡單的句子不再簡單,更豐富、更具生命力。上帝創造了人類,米開朗基羅詮釋了意象:人類與天堂的橋樑。


Photo by Yang: in Vantican Museum.



Photo by Yang: The Mouth of Truth

在梵諦岡博物館接受米開朗基羅教誨後,在出口附近,見到了開大口石雕。我們參觀電影羅馬假期裡的真實之口(The Mouth of Truth),女主角將手放置其中,倘若說謊,手就會被吃掉。(見下圖)我想,這兩者有異曲同工用處。據說,開口原本平放在道路上,是古代排水系統。

好了,問題來了。石雕究竟是什麼圖案?

我堅持這是獅子人。有著獅子面孔的男人相貌。徒弟口口聲聲,這不過是鬍子男,哪是什麼獅子人?這問題從我們昨天見識過真實之口後,爭執到現在。當我發現在博物館出口雷同的石雕時,自覺又增加有力證據。我開心地把照片給徒弟看時,卻換來她的白眼:「哪裡像!妳明明亂講!」

我亂講?我亂講?我亂講?

但明明就很像,是不是?

..


7 意見 to " Lion face in Vantican (2007.06) "

Post a Comment

留言方式(Comment as):

1.可選擇帳號登入留言(如:Google, WordPress, OpenID)
2.或選擇Name/URL,填上名字(必填)、來自何方(網址,非必填)。
3.不得已的選擇:Anonymous(匿名)。

南瓜派門規


文章無鎖文,歡迎閱讀。請勿擅自轉文、盜文。如喜歡這些故事,請洽博客來(紙本)、讀墨(電子書)購買。謝謝支持。

歷年出版作品:
《大荒遺冊・卷一》三秀
I am NUKE: The Prometheus Tomb(US Amazon)
《止戈外傳・問天》
《相逢有時》
《止戈》
《天火》(豆瓣閱讀電子書)
《無鬼咖啡館》
《墮天使》
《水印月》(思維三部曲之三)
《蝶戀花》(思維三部曲之二)
《樹纏藤》(思維三部曲之一)
《Yang》(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優良讀物推薦)


創作中:
《大荒遺冊・卷三》越人歌
《伊底帕斯的詛咒》

FB: fb.me/croatiayangfans
Email: croatiayang@gmail.com
Blog: croatiayang.blogspot.com

電子書出版

書籍上市中(詳情點圖)




說書人YANG @FB

南瓜道長短

###recentComment###

南瓜收成季

About This Blog

Web hosting for webmas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