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age,源自法文,意為蒙太奇。以剪接將不同場景、人物、角度合為不同情節,是電影創作手法。譬如說,簡單三個畫面:正在開門的男人,路人驚惶的眼神,房內滿地的鮮血。可以編織出什麼樣的故事?藉由順序對換,答案可能截然不同。鏡頭呈現順序若是:開門男人,房內鮮血,再一次開門男人,路人眼神。那麼觀眾接收的訊息便是:有目擊者看見兇殺案,男人是兇手。順序要是稍微調換一下:路人,開門男人,房內鮮血。就會變成路人看到男人進了房間,成了受害者,被殺了。
蒙太奇理論由俄國導演Sergei Eisenstein提出奠基,著名電影Battleship Potemkin(波茲坦戰艦),是黑白拍攝。幾個鏡頭:嬰兒車緩緩從階梯背對滑落,間雜母親尖叫臉部特寫,旁人倉皇躲避,沙皇皇軍單調卻毫無終止地不斷逼近、射殺。

DVD cover: Battleship Potemkin(波茲坦戰艦)
Photo Source:http://images.contentreserve.com/ImageType-100/1096-1/
%7B855D8269-135C-44DD-973A-D624F7913B17%7DImg100.jpg
電影情節十分簡單,總共分五部份,每部份約十來分鐘,片長約一個小時。波茲坦戰艦上的水手受不了生蛆的食物,向上級長官抗議,得不到重視。(題外話,看慣十三吋筆電螢幕的我,在圖書館視聽室看錄影帶時,一人對著二十來吋大螢幕,就算只是黑白片,那些close up的蛆們,原本饑腸轆轆,也都不餓了。)軍艦長召集全船員,詢問伙食究竟好不好,只有上層長官滿意,底下敢怒不敢言。有些水手騷動了,意欲表達不滿。船上頓時分成兩派,軍艦長為了鎮壓叛變,下令將猶豫的下層船員們蓋布袋。(我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真的是用防水布將一群人蓋住)要求船上士兵開槍。水手之一在士兵開槍前大喊: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是跟你、跟我一樣的兄弟啊!
一場混戰後,水手成功佔領了戰艦。然而,帶頭吶喊的水手卻中槍落海不治。戰艦停泊港口,死亡的水手在岸上供人瞻仰,短短一句話道盡叛變辛酸:他,死於一碗湯。
港口居民受到啟發,鼓勵叛亂的水手,向沙皇政府表達不滿,又送上許多新鮮糧給食物。這時,收到消息的軍隊前往港口進行鎮壓。接下來便是剛剛提過的幾個精彩鏡頭。無產階級革命,危在旦夕的熱血澎湃,簡單音樂構成的撞擊,聲聲打在觀眾心上。
很久沒看過黑白片,不得不說感染力驚人。見識了所謂蒙太奇實踐的初始,慨然而百感交集。
而今天,我在網路上無意發覺世新大學的學生作品腳尾米(點此觀看),意識到所謂的電影操作手法竟也出現在新聞報導中。
整部作品,長達四十分鐘。對於臺灣媒體,聽過太多太多批評與憂心。我卻在片中,反思起從未想過的角度。或許,大眾關心的焦點全放在製片、導演與攝影如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不實新聞反嘲弄媒體記者。影片開場其實是我願意耐著性子主要原因。掌鏡拍攝了臺灣群眾的吃飯文化:吃著自助餐,微微仰起高於四十五度的角度,盯著高架上的電視機,是看新聞?綜藝節目?還是八點檔?
雖然,作品沒有拍到民眾究竟是看什麼,僑生的細心觀察,讓我一想再想:啊!的確是這樣。在這兒,即使小餐館內倉促用餐,從沒見過電視出現。人人專注聊天,手中書報,甚至發著呆也行,就是沒看過店家提供電視機。自然,除了酒吧放著運動頻道,球友一同吆喝興奮除外。
明顯的文化差異,是什麼原因?影片裡廣電基金會代表提到,三年民調,抽樣顯示民眾不信任媒體比率攀升。不信任,收視率依舊矛盾地居高不下。是因為民眾不再盲目,不容易受新聞內容左右,卻又抗拒不了娛樂性十足的報導嗎?
簡單來說,吃著自助餐的民眾,是希望以公正、客觀、十足十冷靜的新聞為佐飯題材?還是有點輕鬆、有點娛樂、有點隨性的態度,讓好不容易忙裡偷閒的吃飯時間,腦袋休息放空?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過這樣的吃飯文化,與媒體傳播之間的關連。只是一個影片片頭,從中另闢感想而已。
影片重點自然是詳述不實新聞源由。說明記者如何取材,如何引導回答,以及新聞究竟以什麼方式呈現。有些是偏離了事實,有些是不夠尊重受訪者,也有些是標題扭曲炒作。很奇怪,不自覺想起了波茲坦戰艦。明明新聞是新聞,電影該是電影,一是理性新聞澄清,一是感性電影情節。有趣的是,腳尾米用了感性訴求,期待媒體的公正客觀。波茲坦戰艦卻用特寫剪接,描繪了無產階級如何在飢餓不滿中起身對抗沙皇政府。
感性與理性,原就不是容易區分。看完了學生影片中的批判,有種臺灣媒體偏離了理性,逐漸朝著感性的聲光方式靠攏的錯覺。而臺灣群眾也逐漸混淆了當中的不同,以感性手法期待臺灣媒體回到理性。
影片末說了一個故事,兒子問父親:「新聞是什麼?」
影片自有結論。
那我呢,我的答案又是什麼?
..
0 意見 to " 原來,新聞可以這樣看? from Battleship Potemkin to 腳尾米 "
南瓜派門規
歷年出版作品:
《大荒遺冊・卷一》三秀
《大荒遺冊・卷一》三秀
I am NUKE: The Prometheus Tomb(US Amazon)
《止戈外傳・問天》
《相逢有時》
《止戈》
《天火》(豆瓣閱讀電子書)
《無鬼咖啡館》
《墮天使》
《水印月》(思維三部曲之三)
《蝶戀花》(思維三部曲之二)
《樹纏藤》(思維三部曲之一)
《Yang》(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優良讀物推薦)
創作中:
《大荒遺冊・卷三》越人歌
《伊底帕斯的詛咒》
《止戈外傳・問天》
《相逢有時》
《止戈》
《天火》(豆瓣閱讀電子書)
《無鬼咖啡館》
《墮天使》
《水印月》(思維三部曲之三)
《蝶戀花》(思維三部曲之二)
《樹纏藤》(思維三部曲之一)
《Yang》(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優良讀物推薦)
創作中:
《大荒遺冊・卷三》越人歌
《伊底帕斯的詛咒》
FB: fb.me/croatiayangfans
Email: croatiayang@gmail.com
Blog: croatiayang.blogspot.com
書籍上市中(詳情點圖)
說書人YANG @FB

Post a Comment
留言方式(Comment as):
1.可選擇帳號登入留言(如:Google, WordPress, OpenID)
2.或選擇Name/URL,填上名字(必填)、來自何方(網址,非必填)。
3.不得已的選擇:Anonymous(匿名)。